公司新闻
9博体育隆盛科技2021年机械零件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9博体育9博体育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本公司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汽车制造业(C36)。公司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板块、新能源板块和精密零部件板块三大板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及主要业务板块情况如下: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汽车产销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增长3.4%和3.8%,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趋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9.5%和157.5%,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呈持续增长态势,中汽协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突破500万辆,2025年年销量将大大超出(《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及的700万辆。同时,乘用车混动化带来巨大的驱动电机业务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驱动向市场拉动转向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未来汽车行业将持续向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长远来看,行业整体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在低端市场中存在众多规模较小的企业,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被压缩,众多小型企业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但行业内规模型大厂商则能持续发挥自主创新优势,凭借高端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中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一些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也在加快并购重组步伐,整合产业链,进入到国际一流整车企业供应链体系并持续向海外市场扩张。经多年的竞争发展与经验积累,企业生产规模、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国内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部分企业无论在服务上还是技术上,都已经初步具备了与国外厂商竞争的实力。随着汽车产业布局的不断完善,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产业链转移与采购全球化的窗口,深入参与到国际汽车产业链中去。
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自主发展、多元化投资等相关措施,在装备水平、制造技术、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汽车及零部件国产化程度显著提高,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就市场格局而言,外资及合资企业凭借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赚取较高利润,占据着主要地位;本土企业虽然起步较晚,在企业规模、制造技术等方面滞后,但随着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产业结构转型步伐的稳步推进,以及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及配套能力的持续增强,部分本土零部件企业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已经成长出一批可以同外资及合资公司相竞争的企业。
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以及生态环境部等部门于2019年1月4日印发的《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环大气[2018]179号),严格实施国家机动车油耗和排放标准。严格实施重型柴油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不满足标准限值要求的新车型禁止进入道路运输市场。
EGR技术通过废气再循环燃烧降低发动机尾气氮氧化物形成,是处理尾气排放的重要技术路线月国六时代全面来临9博体育,全国范围内所有柴油车均应符合国六标准限值要求,EGR系统成为柴油机排放升级的关键核心部件。
根据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第四阶段)(GB20891-2014)》,“自2022年12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和销售的560kW以下(含560kW)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应符合本标准第四阶段要求”。随着非道路第四阶段排放标准的实施,包括工程机械、农用机械、船舶机械等在内的非道路机械均需要加装EGR系统方能实现排放要求。
2019年12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
(GB27999-2019)标准,该标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面向2025年的乘用车第五阶段燃料消耗量标准,是贯彻落实《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措施,旨在推动我国汽车先进节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持续降低我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使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在2025年下降至4L/100km,对应二氧化碳排放约为95g/km。随着国家政策对燃油降低油耗要求形成的长期压力,特别是《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等法规的逐步实施,将驱动越来越多的汽油机采用具备经济效益与降耗性能的EGR技术作为降低油耗的主要手段。在乘用车第五阶段燃料消耗量标准即将全面执行的压力下,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受到市场青睐,以比亚迪002594)为代表的DMI混合动力市场销售增幅巨大,各汽油机厂家陆续效仿和推出混动产品,发动机主要运行于最经济油耗区,EGR能够在此区间发挥巨大作用,因此EGR产品为混动标配,汽油机市场对EGR产品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2020年,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新能源汽车企业纷纷从战略规划、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等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有望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根据EVTank数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有望达到1,800万辆;根据工信部预测,到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500万辆。综上,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若按占比20%测算则将达到700万辆。
随着汽车市场规模扩大和全球化采购迅速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也再加速完善,业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成为重要的生产和供应基地。公司全资子公司微研精密借助在伺服冲压和深拉伸的技术积累,承接的新能源电机控制器核心零件业务已经全面稳定的进入到量产阶段,不仅形式了阶梯式销售增长,同时此板块业务已在同行业客户内横向推广,充分的奠定了公司在新能源电机电控核心零部件的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同时在安全带系统、座椅系统、门锁系统等三大板块的业务已具备在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无缝传承,业务量也是稳中有升,已逐步在均胜、有信等新客户拓展,为公司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基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在新能源高压连接线零部件项目也已突破关键技术,即将进入到量产阶段并形成销售。通过该项目的技术研发及积累,为下一步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系统相关核心零部件的业务开发夯实重要的技术基础。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一)主要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汽车节能减排模块、安全模块、座椅门锁模块、新能源汽车电控电机模块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在新能源、燃料替代以及燃料电池等领域的核心零部件产品方面所作的布局和拓展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尤其是在新能源驱动电机核心零部件即马达铁芯产品上已经开始大规模量产,销售增速极为明显。
公司通过汽车整车及发动机制造企业针对研发、质量、供货能力等多方面严格审核评价,以直销方式向汽车整车及发动机制造商进行产品销售一级配套。公司注重全方位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管理制推进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市场的开拓维护;实施精益生产和智能化制造,通过信息化仓储管理系统WMS和生产智能管理系统MES的实施,实现追溯性提升、物流智能化提升、供应链整合;通过产线自动化技改,在生产环节中注重核心工序的自主制造和装配检测的零缺陷控制。
公司的研发团队直接与客户进行设计需求对接,节省生产周期,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设计解决方案,从需求输入到样品试制到定型转产,严格控管并纪录,保持开发过程的流程化和可追溯性。公司主要按“以销定产”的方式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计划,同时对部分标准件产品会准备适当的安全库存。公司的产品按照客户的要求设计和制造,同样采用直销的模式。
公司自2017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产品领域,聚焦新能源车用三电中电机及电控系统的核心零部件的开发、批量生产,从19年到21年底,历时3年的量产耕耘公司大直径驱动电机铁芯的累计产量在国内市场中已处于领先地位,覆盖市场大多数畅销车型。其中除直供某外资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外,其他还通过给一级供应商配套组装后供应给各大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
EGR系统产品车用领域主要客户有康明斯、全柴动力600218)、昆明云内、东风汽车600006)、北汽福田、玉柴、锡柴、潍柴、中国重汽000951)等;非道路领域的主要客户有新柴、一拖、常发、常柴等。汽油机EGR领域我司已获得国内混动汽车领头羊企业的项目定点,预计今年将实现量产,另有多个客户的汽油机EGR项目正在进行对接验证。
精密零部件产品方面,配套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主要客户有博世,联合汽车电子,博泽,恺博,理昌,舍弗勒,法雷奥,Mubea,日立汽车,塔尔基,东机工,东海理化,麦格钠,横店东磁002056)等;消费电子领域有ALPS,安费诺,泰科电子等新能源汽车方面,马达铁芯产品目前主要客户是联合汽车电子和某外资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终端使用车企例如蔚来汽车,上汽,奇瑞,理想,长城,长城宝马,长安,日系汽车品牌等;天然气喷射气轨总成产品的直接配套客户为博世,间接配套的主机厂客户主要有潍柴、康明斯等。
公司主要生产EGR模块、电子节气门,新能源驱动电机定转子,精密冲压件等汽车零部件产品,所处行业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202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2,969.74万元,同比增长60.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64.61万元,同比增长81.94%。公司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严格控制成本、优化工艺,积极开拓市场客户,实现营业收入、利润的增长。
2016年、2018年《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和《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陆续发布,从2020年7月1日起轻型车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2021年7月1日起重型车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随着排放法规的逐步实施,EGR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幅也随之上升。特别国五阶段部分不加装EGR车型在国六阶段加装EGR,带来巨大增量市场。虽然因为在2021年,因为车企国五车辆库存及其他客观因素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延迟了国五排放车辆上牌的限制时间,最长延迟到2021年年末,但排放升级的总体趋势不可逆,同样,即使在国六只有小部分释放的2021年,公司EGR产品仍然实现了约50%的增长,可见到2022年及后续国六全面实施阶段,EGR产品仍将处于高位增长状态。
2、基建投资和公路货运稳定保障重卡销量,轻卡治理政策(意见稿)出台开启新周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产销数据,2021年全年,商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467.4万辆和479.3万辆,同比下降10.7%和6.6%。其中重卡销量完成139.5万辆,同比下降13.8%;中卡销量完成17.9万辆机械零件,同比增长12.3%;轻卡销量完成211万辆,同比下降4.0%;微卡销量完成60.5万辆,同比下降14.7%,但相对来说,总体市场需求比较平稳。市场整体受国六排放影响,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但是基础建设投资和公路货运量稳定。作为国内商用车EGR业务的排头兵,从国五阶段行业少量使用EGR产品到国六逐步进行全面安装使用阶段,对公司业绩增长有重要作用。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制定了纲领性文件和路线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新能源汽车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提出战略任务,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
新能源汽车主机企业对待供应链体系的理念正在发生转变,传统燃油车供应链体系是车企对接Tier1,Tier1对接Tier2。而新能源车企业往往倾向于采取更为扁平灵活的供应链体系,以更快的产品迭代节奏,顺应市场变化。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已经开始越过Tier1直接开发和引进国内的优秀Tier2或者Tier3。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燃油车巨头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既有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某外资电动车强大的品牌效应,对国产零部件供应商起到了极大的拉动效应,同时在一些关键部件上很多愿意加大投入的上市公司也纷纷入局,更加激发了国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崛起。
4、EGR正逐渐从轻柴向中重型柴油车、非道路机械拓展,乘用车混动动力将打开新的蓝海市场。
EGR技术是公认的轻型柴油发动机主流排放技术路线。同时,可作为复合式后处理技术与SCR技术共同应用于中重型柴油机,实现商用车柴油机市场全覆盖,同时在非道路机械使用EGR能更好的满足T4法规。在经济效益和排放法规的共同驱动下,EGR技术在混合动力汽油发动机上的应用比例也在大幅提高,EGR已成为汽油机混动车型的标准配置。
报告期内公司受国家排放政策影响国六产品开始上量,EGR部件相关产品产销量上升。2021年公司新增新能源汽车电机部件和天然气喷射系统部件产品增速较快。
公司主要以直销方式向汽车整车及发动机、电机制造商进行销售。汽车整车及发动机制造企业一般对零部件供应商实行合格供应商管理模式,意向供应商需要通过严格的研发、质量、供货能力等多方面评价、经多轮次考核后方能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名单。公司针对不同客户给予差异化的信用政策,综合客户的资金实力、经营情况、经营规模及合作时间长短、历年订单和回款情况给予一定的信用回款周期,信用期一般为60天至120天。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模式未发生变化。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1、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长期致力于汽车零部件发动机节能减排领域,为下游客户提供符合柴油机动车减排需要和汽油机动车节能需要的废气再循环处理方案,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和市场开拓,目前已经为国内主要的整车和发动机企业配套。同时,随着铁芯项目和天然气轨道项目的落地,公司也为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配套,并成为博世天然气业务关键的供应商。
全资子公司微研精密始终专注于精密冲压模具、精密型腔模具、光电子器件、冲压件、塑料制品的生产与销售。经过多年发展,凭借其技术研发实力、稳定的产品性能9博体育、全面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微研精密在行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形成了优越的品牌效应。目前,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在商用车领域,而子公司微研精密的主要客户分布在乘用车领域,双方的客户资源将会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共享,这也会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在客户资源方面的优势。
随着新能源产业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公司的部分下游客户在做好原有主业的同时也在寻求转型升级,借助前期积累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在为这些下游客户转型升级研发、配套相关新能源领域零部件产品时又获得了先发优势,公司目前也进入氢燃料电池整机企业配套体系。
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并建有经江苏省科技厅认定的江苏省柴油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公司主导制定了柴油机废气再循环气动EGR阀(JB/T 11796-2014)、柴油机废气再循环线)、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第7部分氮氧化物传感器(JB/T11880.7-2014)、柴油机废气再循环(EGR)电动阀(JB/T12337-2015)、柴油机废气再循环(EGR)阀耐久性试验方法(JB/T13502-2018)、内燃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通用技术条件(JB/T13724-2019)等多项行业标准。公司“‘LS’系列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评定为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1年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授权状态为有效的专利数共319件:其中发明59件,实用新型249件,外观11件;行业标准6项;
全资子公司微研精密作为精密制造类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精密模具、高端精密冲压件、高精密机加工件、精密注塑件等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方面均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公司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优秀的EGR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致力于给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特别是技术服务。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专业的技术支持,客户可以在研发初期,选择最适合发动机的EGR阀、传感器、冷却装置及在匹配标定过程中的全程技术支持。公司在柴油、汽油发动机领域客户的长期合作中形成了良性互动,通过持续的同步开发,与优质客户共同成长。
全资子公司微研精密同样具备与客户同步进行项目、产品开发的优势,其不仅能提供单一的精密零件产品,还积极参与到客户产品的前期开发工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开发出多工位机械手、自动送料机和在线检测器等多种非标准生产线,为客户非标定制化产品的生产提供先进的模具、工艺及产线规划等综合解决方案。
近几年,公司及微研精密在新能源领域、燃料替代领域也做了大量的布局拓展,凭借自身的同步开发优势,与相关下游客户形成了紧密的开发合作关系,即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也提升了自身在技术、质量、生产制造工艺方面的水平,同时这些工作的历练,又进一步提高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同步开发优势。
公司从成立以来就将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建立了包括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售后服务等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公司的质量管理优势体现在全面质量管理和预防性质量控制。首先,公司推行全员质量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完善了质量管理的制度和流程,明确了各部门及各岗位的职责,并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覆盖到设计开发、工艺开发、供应商管理、质量检验、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其次,公司不断加强预防性质量控制,从硬件和软件上投入,增强探测手段,防患于未然,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公司贯彻客户至上的质量承诺,全方位和客户对接,重视客户满意度,与客户建立快速高效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公司客户会对公司产品、生产线进行检测、核查,公司产品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客户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司的产品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在向新能源领域、燃料替代领域拓展的过程中,公司的客户群体从原本国内客户逐步向国际化客户延伸,这一演变又为公司带来了国际化企业更为严格的质量管控理念和措施方法,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了公司现有质量管控优势。
公司处于汽车行业,产品从EGR系统产品到上游精密冲压零部件再到新能源驱动电机核心部件等方面已经形成较为全面的产业链布局,公司借助体内各单元的单项优势,以现有整体研发团队为基础,整合内部研发资源,完善研发体系,增强同步开发能力,加快新产品投放速度,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充分发挥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在品牌、细分市场、专业技术、研发人员、资金统筹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形成精密冲压零部件业务为EGR系统产品提供支持、EGR系统业务发展带动精密冲压零部件业务发展,同时通过新能源板块实现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局面。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1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政策驱动向市场拉动转向以及碳达标碳中和背景下,未来汽车行业持续向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行业整体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报告期内,在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领导下,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完成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稳步有序地推进各项管理工作,从而确保了业绩水平的稳定发展。202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2,969.74万元,同比增长60.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64.61万元,同比增长81.94%。
在主业EGR板块,2021年全年销售收入总额:32,821.49万元,2020年全年销售收入总额:24,058.53万元,同比增长47.50%左右,增幅明显。得益于国六排放法规在2021年7月1日的实施,公司EGR产品国六的增量还是比较明显的,虽然受国五库存车消耗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国六对EGR的驱动力在2021年下半年还“有所保留”,但即使在还未全面发力的国六政策之下,隆盛EGR产品的增长势头已经较为客观,伴随2022年国六产品潜力全面释放,公司EGR产品将进入销售增长的发力期。在乘用车混合动力方面则给公司EGR产品带来了除国六排放法规以外的新的增长契机,2021年,公司顺利完成既定目标,成功获取占据国内混合动力乘用车头部车企两大平台项目的EGR定点,该批项目的获取,代表公司在主营产品向乘用车混合动力领域进军的坚定决心,同时,该批项目也会为2022年的整体销售做出积极的贡献,EGR在混合动力端大有可为。
非道路市场,2021年与2020年总体保持平稳态势,预计在2022年12月国家正式实施非道路第四阶段排放标准前后,将会出现明显的销量增长。康明斯、云内动力000903)、全柴动力、新柴股份301032)、中国一拖、玉柴股份、雷沃斗山、常发股份等重点市场都将为公司在非道路端的业绩做出贡献。
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板块,公司重点投入的驱动电机马达铁芯项目,从2021年7月开始正式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目前已经正式成为联合汽车电子、某外资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的一级供应商;终端使用客户有蔚来汽车,上汽,奇瑞,理想,长城,长城宝马,长安、爱驰等。针对燃料电池部分,公司针对上海捷氢、博世、重塑、亿华通等定向开发的氢气切断阀、氢气喷射阀、EAC空气压缩泵半总成等,均进入到小批量产阶段。
在精密零件板块,全资子公司微研精密业绩增幅也较为明显,顺利完成3年业绩承诺。在承接的新项目中,微研精密在新能源电驱动力系统零部件、电驱控制系统零部件、安全带系统零部件、座椅系统零部件、门锁系统零部件、高压动力传输连接零部件等已进入大批量量产阶段,未来的几年将实现井喷式的销售增长。与此同时,子公司微研精密已在新能源电池包相关的核心零部件领域储备了雄厚的技术储备,相关的项目均在开发中,该项目势必会夯实公司在电池包零部件板块。
2021年,隆盛科技申请专利30件:其中发明12件,实用15件,外观3件;2021年授权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外观6件;2021年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授权状态为有效的专利数共319件:其中发明59件,实用新型249件,外观11件;行业标准6项;
1、各部门职能的持续优化,和能力加强。特别是存货管理和资金回笼能力,持续提升。
2、各部门的岗位和职责范围进一步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例如精密零件,依据客户经理的能力及业绩表现,进行相应负责范围的调整。筹划建立针对未来市场的新架构,以及更具有操作性的激励手段。
3、各业务板块划分逐步清晰。为事业部制改革打下基础。各版块协同性进一步加强。
4、到本年度末,技术中心总计进行中项目197项。其中,国六项目96项;非道路第四阶段项目82项,汽油机和新能源项目22项。
5、相关部门职能整合,实行大制造管理。产品工程师从新品开发推进到量产工艺优化实施产品责任制管理。从而将产品的利润与项目预算进行有效对比管控。
6、将智能制造贯穿于每个工艺环节,实行无人化、省人化智能设备管理;达到精益生产目的。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板块、新能源板块和精密零部件板块三大板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经过较长时间的战略布局和项目推进,公司主要产品已涵盖了乘用车、商用车、非道路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模块等领域。
在EGR系统板块,公司将继续深耕汽、柴油发动机EGR系统领域,持续巩固和引领EGR产业;抓住国六和非道路T4排放标准实施的政策“红利”。2022年是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的第一个整年度,可以预见,伴随国六排放法规的实施,隆盛科技在该业务板块必将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同时,非道路第四阶段排放标准也将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执行,该部分业务将会与道路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形成叠加效应,为隆盛在EGR系统业务的中高速增长提供强有力的驱动力。根据国家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年,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比例将达到1比1的水平。国家也首次将混合动力汽车列入新能源范畴。汽油机EGR产品是混动发动机实现热效率提升的重要产品,混动将会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部分市场,隆盛已经获取了多个项目,其中一些重点项目都将与年内进入量产阶段,未来公司EGR系统产品将再次形成汽、柴并举的战略布局。
在精密零部件板块,公司将立足于全资子公司微研精密继续深耕原有主营业务,在汽车及消费类电子的精密冲压零件、注塑、模具等主营业务不断实现新项目量产的同时,继续积极拓展新能源电气零部件业务。
在新能源板块,公司将在推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马达铁芯项目”全面量产的同时,通过“新能源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核心零部件研发及制造项目”进一步扩充驱动电机铁芯的生产能力,不断拓展客户群体,打造国内高端驱动电机铁芯的智造基地,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此外,天然气喷射气轨总成项目已实现量产,虽短期内受天然气气价影响销售略有起伏,但未来依然会是公司产品和客户转型的重大方向。
综上所述,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现有业务板块,不断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和客户群体,不断提高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回报公司股东。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